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纪念同济大学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二十周年

  • 同舟共济:全面抗战时期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江西吉安研究

    章华明;

    淞沪抗战爆发后,因校舍遭到重创,短期内复校无望,同济大学不得不告别上海迁至浙江金华,又于1937年12月从浙江金华迁往江西吉安和赣州。其中,医学院驻吉安,直至1938年10月迁离。其间,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招生,同续中华文脉;和军医署第五重伤医院、中国红十字会第一重伤医院合作办学(医),实现军民融合;积极筹设实习医院,开办诊所服务地方,彰显非常时期自立自强之精神。吉安因此和同济大学产生深度交集,在同济大学内迁史乃至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刻下一道深深的“吉安”印迹。

    2025年05期 v.46;No.224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 理·魂·情·行: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个维度

    崔发展;杨松林;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洞察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是我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擎的思想文化旗帜。这一思想体系具有科学的真理价值,实现了道理、学理、哲理的相互贯通;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铸就了动力、内力、定力的内在统一;秉持博大的文化情怀,充盈着人民、国家、世界的文明胸襟;涵盖鲜明的实践品格,形成了气质、心态、方法的紧密联结。从多个维度阐发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助于理解其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不断凝聚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强大力量。

    2025年05期 v.46;No.224 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探析

    姚玉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全面回溯了长征精神的形成过程,阐释了系统化视野下长征精神的要义与外延,并立足中国实际揭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新时代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对于应对世界局势、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方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站稳人民立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坚持自立自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守正创新,探索未来发展之路。

    2025年05期 v.46;No.224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井冈山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 新时代大力传承与弘扬英烈精神的路径思考

    付畅一;朱纯辉;

    英烈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为核心,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于一体的思想认知、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是英雄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大力传承与弘扬英烈精神,需要注重教育引导,强化传承与弘扬英烈精神的思想认知;充分发挥纪念设施功能,挖掘传承与弘扬英烈精神的内在潜力;不断加大英烈褒扬力度,浓厚传承与弘扬英烈精神的社会氛围;健全英烈褒扬法规制度,筑牢传承与弘扬英烈精神的制度支撑。

    2025年05期 v.46;No.224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新时代井冈山精神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刘晓伟;张子杰;

    本文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与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了2013—2024年间井冈山精神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发展态势。研究发现,该领域文献数量稳中有升,研究主题从历史回顾逐步转向理论建构与现实应用,呈现出多学科融合与区域集中的特征。分析显示,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国家治理、红色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实践价值被不断拓展。同时,结合对54部研究专著的归纳分析,本文总结了学界对其理论内涵、时代价值及转化路径的典型认识,并提出未来研究应加强学科整合、跨域协作与传播创新,推动其理论深化与实践转化。本文有助于厘清井冈山精神研究的现状脉络,为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5期 v.46;No.224 3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文学研究

  • 关于各种“后”现象与当下具有“幻”色彩的电影发展之关系的思考

    金丹元;刘飞;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各种“后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电影发展至今,商业化的影视审美有如其他流行艺术审美,无法回避“后”因素带来的深刻影响。在“后”语境中,伴随高科技的发展,电影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影像表达空间,无论是在主题表现,还是技术层面,都更容易与“虚拟”画面实现连接,进而促使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这必然会引发对当下带有“幻”色彩电影的重审和挑战。电影创作的未来发展需要扎根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坚守现实主义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理性反思,同时更需要统筹技术影像、经济资本和观众审美需求,不断突破叙事瓶颈与类型边界。唯有如此,“幻”色彩的电影才能与现实主义共存,持续探索人类命运的未来走向。

    2025年05期 v.46;No.224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在记录自然和展现生态中揭示文化内涵——关于国产生态纪录片创作的美学思考

    周斌;

    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国产生态纪录片的创作拍摄显示出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生态纪录片的创作拍摄应切实注重营造纪实美学风格,要真实记录与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各类现象和各种问题,以此凸显影片的认识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同时,还需要真切反映人类如何改造不适合自身生存的客观环境,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各种情景;其创作拍摄在表现形式和技巧手法等方面应该不拘一格,要力求多样化;在艺术和技术品质等方面则要努力追求精致化,使之能有更强的艺术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要提倡纪录片类型样式的交叉融合,以此使生态纪录片的思想内容更加丰富而充实,艺术形式也更加新奇而多样。当下,进一步加强国产生态纪录片的创作拍摄既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也是国产电影创作面向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不断促进自身繁荣发展的需要。

    2025年05期 v.46;No.224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明清三国戏曲的文人之笔与民间之趣

    张红波;

    明清三国戏曲数量众多,文化旨趣不尽相同。既有文人化程度很高的雅致作品,也有俗文学特征特别明显的作品。前者多通过杂剧的方式得以表现,后者则多出现于明清三国传奇以及数量众多的花部戏之中。其中,文人之笔主要是通过素材的文人化、语言的典雅化和情感的理性化三个方面体现出来;民间之趣则多是通过情节的市井化、语言的浅近化与形象的世俗化三种方式得以呈现。从作品数量的比例以及整体特征等方面来看,民间之趣是明清三国戏曲的主要特征。

    2025年05期 v.46;No.224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庐陵文化研究

  • 地缘与文缘:周必大交游诗歌呈现的地理空间

    涂育珍;郭丹;

    地理空间乃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周必大创作的诗歌多达六百余首,其中交游诗歌占据大多数。这与周必大广泛的社交网络以及多次出行游玩紧密相关。结合文史资料,以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审视周必大的历史行程轨迹,进而了解其真实的交游生活;再者,从地理层面深度探究诗歌所构建的双重交游空间,即公共交游空间与私密交游空间,以此挖掘出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2025年05期 v.46;No.224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白鹭洲书院祭祀的历史变迁及文化价值

    彭晖;

    祭祀是书院三大功能之一,也是书院开展教育的一种特殊的学礼形式。白鹭洲书院的祭祀活动经历了从创立初期的南宋至元、明、清四个重要的阶段。随着历史的变迁,祭祀活动发生了显著变化,祭祀场所不断扩展,祭祀对象也从儒家圣贤扩展至与地方文化血脉相连的历史人物。祭祀仪式的内容、祭器和祭物以及祭祀时所用礼乐的丰富性都表明白鹭洲书院的祭祀活动呈现出传承有序的多元化特征。这不仅体现了书院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尊崇,也反映了书院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白鹭洲书院在宣扬“道统学说”的同时,也塑造了庐陵文化“文章节义”的集体人格,达到了社会教化和激励学子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古代书院文化与传统祭祀文化提供一个范本。

    2025年05期 v.46;No.224 7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郭子章《博集稀痘方论》医学思想探析

    郭一民;陈丽欢;江嘉陵;

    明代婴孩类疾病中惟痘疹最厉。江西泰和人郭子章精研痘科,编撰有《博集稀痘方论》并构建了一套痘疹防治体系,为预防痘疹类疾病作出了先导性贡献。本文探讨《博集稀痘方论》的成书经过,系统阐述和总结郭子章在预防痘疹类疾病中的理论应用,重点分析不同阶段疾病预防的侧重点及使用方法。

    2025年05期 v.46;No.224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教育学研究

  • “双减”背景下学生作业过程中的知识迁移机制及其对作业设计的启示——基于学生视角的质性研究

    庄科君;贺宝勋;

    从作业的心理学视角看,学生作业的主要认知心理活动过程为知识迁移。为了探究中小学生作业过程中的知识迁移认知心理机制,为作业设计提供心理学基础,研究采用质化方法,通过深度访谈获取学生作业过程中知识迁移的质性文本资料,使用演绎分析和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进行文本编码分析,建构中小学生作业过程中知识迁移的认知过程机制和影响中小学生知识迁移的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学生作业设计的改进建议。

    2025年05期 v.46;No.224 96-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什么影响了高职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基于江西省5758名高职大学生的SEM和fsQCA混合分析

    张蕾;

    研究基于职业胜任力理论与院校支持理论,以江西省12所高等院校5758名高职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揭示了高职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影响机制与条件组态。研究结果表明:(1)院校支持显著正向影响高职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教师水平与专业认同在院校支持与高职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系中起并行中介作用,且学习投入正向调节专业认同在院校支持对高职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水平关系间的中介作用。(2)高职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生成路径包括:院校支持主导模式、教师水平主导模式、自我效能双元模式三类构型模式,共六条路径组态,且六条路径组态能够进一步验证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的假设。院校支持与教师水平是高职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前因路径组态中的核心条件,对高职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生成具有关键影响作用。据此,研究建议高职院校顶层设计校本产教融合体制机制,面向需求推动“五金”建设提质升级,构建师生双向协同生态格局。

    2025年05期 v.46;No.224 107-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伦理学研究

  • 马克思“人的本质力量”思想的伦理解读

    邹平林;刘晓哲;

    作为马克思思想理论体系中重要的核心概念,“人的本质力量”至今尚未得到系统且有深度的伦理解读,这导致其内蕴的规范与批判维度始终未能得到充分彰显。马克思不是以一种经验直观的方式来把握“人的本质”,而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而得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自然前提与社会场域,从而在人、社会及自然这三者之间构筑起一种互为中介的历史性伦理关联,进而为“人的本质力量”确立起一种内在的伦理属性与文明尺度。

    2025年05期 v.46;No.224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从亲亲到爱人:孝仁为何一体,又为何矛盾

    唐春玉;

    孝和仁是儒家伦理体系的核心范畴,其概念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儒家道德哲学的重要议题。从思想史的脉络考察,孔子对传统孝道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一方面消解孝道的宗法政治属性,赋予其以“爱”和“敬”为本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孔子的哲学创新还在于通过对仁的哲学提升,实现了仁从特殊伦理到普遍伦理的范式转换。在孝仁关系上,孝作为基于血缘的自然情感,构成仁德的现实基础;仁作为普遍的伦理准则,则为孝提供终极的价值依托。而由孝及仁的过程,也是通过忠恕之道的推扩机制,整合家、国、天下的互动过程。然而,这一理论架构在现实中面临的核心困境,集中体现于“父子相隐”所引发的伦理争议:“父子相隐”究竟是基于天理人情,还是会走向悖德乱法?本文以容隐制度为分析个案,试图为孝仁关系的矛盾提供建设性的解释方案。

    2025年05期 v.46;No.224 125-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下载本期数据